幼师类
如何提高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时效性的研究 课题中期报告
时间:1970-01-01 08:00:00 点击率:
官方回复:
一、研究背景
教育部颁布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
〉健康领域中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
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
境的适应能力”
,
“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
合作的态度”
。这使我们强烈地意识到: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幼儿的体质,更
大的价值在于通过体育锻炼,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而户外体育活
动,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从我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来看,
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内容之一,
积
极地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不仅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幼儿运动能力,有效地
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而且,
能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
但在我们实际的工作中,常常偏重有形的、使用运动器械的活动,形式上热热闹闹,而运动
质量却不高。
同时教师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有的认为户外体育活
动的场地大,教师不好组织;有的认为体育活动容易出事故,还是少开展为宜。由此幼儿园
户外体育活动常常流于形式,
或停留在计划上,
而真正的实际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去的得不
到保证。因此,不论是指导教师正确理解、实施新《纲要》提出的幼儿园任务,即对幼儿实
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还是正确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内容与时间,我们都应将
户外体育活动放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位置。
从幼儿发展的角度上来看,
体育运动是幼儿的本能,
是直接受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的规
律所支配。那些身体活动能力较强的孩子,会在成人的称赞中、小伙伴的羡慕和钦佩中,逐
渐形成肯定
"
自我
"
的概念,
从而促使他们建立较强的自信心,
能不依靠他人帮助而独立尝试
新的活动;
同时,
从幼儿心理发展的角度看,
参加运动则是幼儿探索客体环境的最有效手段,
他们不仅需要通过运动来感知世界,
而且需要通过运动来积累经验,从而为他们的心理发展
打下基础。但在当今家庭育儿方式上却存在着一些重智育轻体育、重保育轻锻炼的现象,加
上多数家庭住在新村高楼,
独门独户,
因此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很少,
普遍缺乏锻炼。
因此,
不断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
进一步提高家园双方对幼儿户外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从
而增强幼儿户外体育锻炼的实效性,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
二、理论依据
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教育部颁布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
〉指出:
“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
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因此,我们所界定的“因
地制宜”的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
合理安排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有效利用有限的场地及器械组织幼儿开展锻炼,从而发
2
挥其最大的利用价值;
*
针对教师队伍的实际水平(中年教师多,理念更新相对于年轻教师较慢)等现状,积
极开展各类户外体育活动,同时以研促教,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使教师共同观摩
研讨、自我学习,不断更新理念,最终获得幼儿与教师的共同发展。
(二)户外体育活动是指在户外开展的幼儿园体育活动。
(三)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环境的优化,
《纲要》指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
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因此,我园在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十分重视幼儿的安全、创
设适宜的户外活动场地、愉快氛围,牢牢吸引孩子的心;
*
户外体育活动器械及材料的优化:具体表现在有效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小型体育玩具;
充分挖掘体育器械的潜力,以物代物、一物多玩等方面;
*
教师指导策略的优化,如开展丰富的户外体育活动形式、选择有序的体育活动内容等
方法。
在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过程中,我园将根据场地、器械以及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进行
总体设计。从环境、器械和材料、教师的指导等三个方面进行优化,逐渐形成我园户外体育
活动的样式,使我园的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更有特色。
三、
研究目标
1
、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幼儿对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引导幼儿体验活动的乐趣,进一
步促进幼儿体能、体格的发展;
2
、通过课题研究,形成本园特色的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样式。
3
、通过实验,形成一支具有探索、钻研精神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四、
研究内容
1
、优化户外体育活动的环境,包括创设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愉悦的心理氛围,良好
的家庭环境。
2
、优化户外体育活动器械以及材料:因地制宜,为幼儿选择合适的体育器材;探索创
新,一物多玩;自力更生,收集废旧材料以及辅助材料制作体育器材。
3
、优化教师的指导策略:建立合理的户外体育活动目标;丰富体育活动形式;积极开
展体育研究课活动。
五、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朝阳幼儿园幼儿园大、中、小班四个班级的全体幼儿。
2.
研究方法:
*
行动研究法:教师针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或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
3
案与计划,用以指导教育活动,并根据我园实际,总体设计,分阶段进行总结活动效果。
*
观察研究法
:
在自由活动、集体活动中,有目有、有计划地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观
察、分析,跟踪记录幼儿在各实验阶段的发展事实(动作、言语、性格、感知等)进行分析、
研究,得出幼儿动作、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
个案研究法
:
建立个案研究制度,并进行追踪记录。
*
文献研究法:从书籍、互联网、以及各种途径学习理论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六、课题研究的时间及步骤
1
、
研究时间:
(
2004.9
——
2006.12
)
2
、研究过程:
*
准备阶段(
2004.9
——
2005.1
)
教师认真学习有关创新教育、
素质教育等方面的理论,
提高自身对实验方案的认识和开
展实验的水平。建立课题组,论证、修改方案,申报课题立项。
确定实验班级,制订课题计划。
*
实施阶段(
2005.3
——
2006.6
)
全面实施本课题研究计划,
进行实验班幼儿的体质、
能力发展情况的测查并统计资料等
系列研究活动,及时积累研究资料,不断总结、完善。
*
总结阶段(
2006.6
——
2006.12
)
完成本课题研究报告以及有关的专题论文等,鉴定实验成果,完成结束工作。
七、实施保障
:
幼儿园非常重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成立了以园长为主持人的课题组,
对课题组实行监
控管理,定期学习充实其理论素养,并保障课题研究的经费投入。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有丰
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业务能力强,有市骨干教师、区优秀教师,所撰写论文多次在市、区级
获奖。并根据课题的需要,制定各项研究制度,围绕课题方案,制定进度,有计划地开展实
验。邀请有关专家来园检查指导。建立课题档案、资料库,有专人负责。
八、成果形式
1.
有关论文及经验总结
2.
户外体育活动、游戏设计案例
十、
课题实施情况
(一)优化户外体育活动环境
1
、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保障课题的正常实施
我园在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中,
十分重视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我们面对幼儿园的现状,
回复时间:时间:2015-12-18 09:43:24
回复时间:时间:2015-12-18 09:43:24
下一篇:2016年幼儿教育有什么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