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类
如何看待当代社会的幼儿园小学化
时间:2015-12-13 23:45:00 点击率:
官方回复:
现在的家长都有一个想法
“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所以越来
越早地往孩子脑子里灌输知识,
而学得越早,就说明在起跑线上赢了第一步。
1 ]3 k& ~, z: M- f' u
就是这样的想法造就了现在的幼儿园教育
“
小学化
”
。
海南省幼儿教育学会会长、
幼儿高级教师刘书真说,
我国的
《幼
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游戏。这是由幼
儿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身心特点所决定的。
“
玩
”
是孩子的天性,幼儿
园的教育教学原则是:
寓教于乐,
让幼儿在
“
玩中学
”
。
以
“
玩
”
的形式,
使幼儿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
从而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
同时得到动
手、动口、动脑等各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如在玩卖东西、送信件等
角色游戏中,孩子在快快乐乐的游戏中,他们的平衡能力、语言表达
能力、与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等都能得到
训练。
令人遗憾的是,不仅是学前班,很多幼儿园为迎合家长需要,从
小班就开始教写字了。
很多家长在思想上陷入了一种误区,
他们把早
期教育生硬地理解为提早教育。
殊不知,
对于发育不够完善的幼儿来
说,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
对孩子的骨骼、肌肉的发展会产生许多负
面影响。同时,也会对培养学习兴趣产生一定的影响。
学科教育代替游戏教学违背学前儿童教育规律。过早强制灌输
知识,还会使孩子产生厌学和恐惧的情绪。长期处在机械的读、写、
算的状态中,
会扼杀孩子想象力。
死记硬背的训练方式又限制孩子的
思维发散,
影响孩子创造力的发挥。
超前灌输幼儿无法理解的知识拔
苗助长,会让幼儿从小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形成不良的学习方法。
家长望子成龙,
以为儿童智力早开发早得利。
一些幼儿园为多收幼
儿、多赚钱,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不顾幼儿接受能力,向
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
不断制造认识多少汉字、
背诵多少篇唐诗
宋词、
记住多少英语单词、
会算多少道题的教学神话,
并以此作为
“
办
园成绩
”
向社会炫耀,以提高自己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有的优质小学
借助学科知识考试和智力测验的名目筛选学生,
导致不少幼儿园投其
所好,
客观上助长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目前幼儿园教材与幼儿
实际脱节比较严重,教材杂乱,标准不一,偏多偏难,引导幼儿教育
倾向于小学化。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实际上是应试教育前移的表现,
需要各方面凝
聚共识,形成合力,综合治理,手段上堵疏结合,方式上标本兼治,
目标上远近兼顾。
应当取消小学入学知识性考试,
切断与幼儿园的利
益联系;加强管理监控,公开信息,社会参与监督;促进幼教师资专
业化发展,提高保育能力;
改进课程教材,突显幼儿课程教材教学的
个性化;同时,普及家长科学教育知识,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社会风
气,加快标本兼治,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回复时间:时间:2015-12-14 15:19:59
回复时间:时间:2015-12-14 15:19:59
上一篇:如何提升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下一篇: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