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类
幼儿园健康活动我为什么没有小红花反思中班
时间:2015-12-04 15:28:00 点击率:
官方回复: 一、幼儿教师要树立科学儿童观
儿童观是指人们看待儿童的观点的总和,包括对儿童的感性认识、对儿童的评价、对儿童的权利和地位的看法等。幼儿教师的儿童观直接影响他们对待儿童的方式和方法、态度及行为,从而对儿童产生直接、重要的影响。我国传统儿童观不重视儿童的地位,把儿童看成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儿童没有独立自主的人格。传统儿童观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上,就是教师中心、教师权威、教师主宰教学,儿童处于被支配地位。
现代儿童观发现了“儿童”,确认儿童是教育的主体和出发点。科学儿童观的内容主要有:儿童是大写的人,具有人的尊严与权利,儿童与成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儿童具有充分的发展潜能,存在发展的个体差异,应充分发掘其潜能,尊重其个体差异;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儿童的发展,而且还在于使儿童获得幸福;等等。
科学儿童观要求我们用儿童的眼光来解释儿童,不以成人标准为中心。恰如卢梭所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当成人,把孩子当孩子。”幼儿教育工作者只有树立了科学儿童观,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把儿童放在恰当的位置上,引导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
二、幼儿教师要具有崇高的“教育爱”
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受教育者成长和获得幸福,幸福的教育需要“教育爱”,“教育爱”是教育的真谛。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能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苏霍姆林斯基以自己的行动为全体教师做出了榜样,他一生热爱儿童,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孩子们,献给了教育事业,他的座右铭就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教育爱”是一种博大、无私、无差别、崇高的爱。爱所有的学生,不管儿童的性别、相貌、天资、学业、家庭背景如何,都以儿童的原有的起点为起点,帮助幼儿成人和成才。拥有“教育爱”的教师,更能将爱的甘霖普降于那些容易受忽视的学生。正如有的教师所说:“爱好看的、聪明的孩子并不难,爱难看的、成绩差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何况,我们不应忘记,这些学生将来很可能就是社会的栋梁之材,教育史上不乏其例。那么,他们是成为社会栋梁,还是天才埋没于教师手中,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教师能否发挥“教育爱”。
三、幼儿教师要努力做到教学公平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教育公平,教学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微观体现。教学公平是在教学活动他们中,根据区别对待的原则,对教师、师生交往、课堂提问、教室空间位置、课程资源等发展资源在学生中间进行公平分配。现代教育的理想和追求是关注所有儿童,确保每一位儿童都能得到适当的、充分的发展,贯彻教育公平原则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有力保证。
在教学中,学生的发展资源的分配主要由教师来执行,所以,教师本身既是学生发展资源的提供者,又是资源的支配者。比如,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的直接指导和表扬是学生发展的重要资源;教师对学生的看法,直接影响学生同伴关系的形成,经常受教师表扬的学生在同伴中有更高的威信,教师不喜欢的学生在同伴中同样受到冷落;教师支配教学的时空环境,学生有效学习时间和在教室中的空间位置都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对学生的好恶影响教师与该生的课堂交流的频率和次数,教师偏爱的学生往往有更多的回答问题、上讲台演示的机会,座位居中的学生处在教师的最佳视阈,也拥有较多参与课堂交往的机会与优势。
在我国当前大班额教学而发展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儿童实际获得的教学资源对他们的发展有直接关系。为保证幼儿的基本发展和促进幼儿的适当发展,教师要有教学公平意识,在教学中努力体现教学公平,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参与适当的师生交往与互动,使每个孩子都有受表扬的机会。有一句俗语说得好:“不是好孩子需要表扬,而是表扬造就好孩子。”
回复时间:时间:2015-12-04 15:30:10
回复时间:时间:2015-12-04 15:30:10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拼音公开课怎么上
下一篇:幼儿园手工美食串串用什么材料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