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长类
如何预防幼儿园意外伤害及意外伤害的处理
时间:2015-11-24 13:27:00 点击率:
官方回复:据各项资料显示,幼儿发生意外伤害有以下这些特点:
(一)从幼儿意外伤害发生的性别构成看,男孩明显较易发生意外伤害。原因在于男孩生性更顽皮好动、探究欲更强,且情感上更易冲动,所以发生意外伤害的几率明显高于女孩,因此要加强对男孩意外事故的预防工作。
(二)幼儿意外损伤较多发生的类型是骨折,明显高于切割伤和脱臼。活泼好动、充满好奇心是学前幼儿的特点,这样的性格特征更容易使他们在活动中忽视周围的环境因素,追逐奔跑时、嬉笑玩闹时,稍不留意,极易摔倒、碰伤,导致骨折。
(三)幼儿意外伤害较多发生在春季,明显高于夏季和冬季。春季幼儿活动量增大,易冲动暴躁,汗液的刺激会导致其自控性、动作准确性降低,因此,托
幼机构意外事故预防应该考虑季节的特点。
(四)幼儿意外伤害较多发生的时间段是10:oo-14:30,高于7:30-10:00,14:30-17:30。此时,教师在组织幼儿上课或游戏后,思想状态由紧张转为放松,对幼儿的安全监护也开始有所松懈,而幼儿也从兴奋期进入疲劳期,体力和自控能力明显下降,因此,10:oo-14:30这一时间段是幼儿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峰期,托幼机构应该加强防范意识和相关措施。
(五)幼儿意外伤害较多发生在大型玩具场所,明显高于盥洗室和活动室。
二、幼儿园意外伤害易发场所及预防
1.户外活动场所
(1)大型玩具的造型新颖、色彩鲜艳、玩法有趣,使活动时兴奋忘形、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幼儿极易发生意外伤害,故大型玩具场所发生意外伤害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场所。这就要求教师仔细观察大型玩具的结构特点,活动前,作为教师应检查大型玩具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螺丝有无脱落、玩具有无损坏,对幼儿反复强调玩法和注意事项,活动中,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动静结合、自由与组织结合,做到循序渐进,逐步适应,教师特别要关注幼儿的疲劳程度,及时发现幼儿的体态表现,并且提醒幼儿进行休息或者缓和情绪,从而减少
幼儿意外伤害的发生。
(2)户外活动场所地面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在户外活动时,幼儿是比较活跃,活动的强度也很大,所以在活动前,教师就要检查一下场地的安全状况,
比如大石头、窨井盖等等。
2.盥洗室
幼儿园的盥洗室一般都是地砖,而且盥洗池边边角角都用塑料包住了,但是一旦沾到水地面就很滑,此外塑料包住的地方经过长期的拖洗,很容易脱落,因此盥洗室的安全防范不容忽视。
3.活动室
活动室的地面是地板,而且所有的桌子、椅子等这类东西角也都打圆了,看似比较安全。但是由于孩子在活动中行为比较活跃,而椅子、桌子这些东西又比
较硬,很容易有磕磕碰碰的现象。
4.午睡室
午睡室易发生危险的地方一般就是高低床,教师专人看护,减少意外发生。
预防意外伤害,从幼儿方面入手:
其一,提升孩子自我保护意识,让孩子了解保护什么?怎样保护?
其二,提高孩子的动作发展水平。在以往的观察中发现,那些受到伤害的孩子,往往是那些动作发展不好的孩子。常常是在无外力的情况下,自己也会摔倒。其原因是孩子中心不稳、平衡感不好,所以遇到紧急情况身体一时反应不过来或是无法控制,就很容易造成伤害。因而从孩子刚上幼儿园,我们就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针对个别孩子动作发展差,来进行动作指导。让每一个孩子都能
在活动中提高身体灵活性、反应能力、控制能力等。
其三,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也是减少幼儿园意外伤害的途径之一。孩子在活
动中,如能自觉听从教师指导,有次序的进行活动,会大大降低意外伤害的可能。
三、幼儿园意外伤害的处理
1.摔伤和骨折
如果幼儿不小心从高处摔下来,身上、头上磕青了,或起来包,那就是淤血了。这时,不要急着给孩子揉,因为越揉淤血越厉害。(可以涂点化瘀、消肿
类的药物,如:云南白药,如果没有涂点云南白药牙膏,也能起到一定的消肿作用)如果头朝下摔了下来,要注意观察幼儿有没有脸色发白、眼神发直、爱睡觉、呕吐现象。如果出现这些现象可能是脑震荡,要立即把幼儿送医院。如果幼儿摔倒后,胳膊不能动,或者不能走路了,很可能出现骨折了。这时切记不要去揉、捏,试图把变形或弯曲的肢体弄直,这样只能加重骨折。
2.烫伤
轻度烫伤的处理方法:如果是皮肤表面的烫伤,能够做好紧急处理,不会留下任何伤痕。先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20分钟左右,使皮肤冷却可缓解疼痛,减弱红肿程度,防止形成水泡。如果水泡已经形成了,不要弄破,也不要往患处任何药膏和药水,可在上面置一块清洁、无绒毛的纱布之后用抗生素药膏涂抹,以
免受到感染。
3.触电
幼儿常由于玩弄电器、用湿手摸开关、摸灯口等原因导致室内触电。室外如果高压线落地,就会以断落处为中心形成电场,周围10米内都会使人触电。电压越大、离电线落地点越近,危险也越大。电闪雷鸣时,人在树下或高大
建筑物下避雨,可能遭雷击。
急救方法:
(1)切断电源。救护者可采取穿胶底鞋、踩在干木板上个防护措施,如果电闸离得很远或一时找不到,可用干燥的木棒、竹棍等绝缘工具,把触电者身上
的电线挑开。
(2)现场急救。情况比较严重的,呼吸、心跳严重的触电者就要采取人工
呼吸,直到送进医院。
4.气管异物
引起气管异物的主要原因如下:
(1)幼儿把钮扣、玻璃球、硬币等硬物放入口中;
(2)吃豆类、果核、瓜子时不慎将食物吞进气管;
(3)进食时说话、嬉闹,导致食物呛入气管;
(4)喂药时方法不当,捏紧鼻子喂药,导致药粒进入器气管等。
出现异物呛入气管后,不要用手掏异物,可采用以下方法清除。倒立拍背法:可立即倒提幼儿双腿,使其头向下垂,轻拍其背部,刊物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幼儿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回复时间:时间:2015-11-24 14:21:24
回复时间:时间:2015-11-24 14:21:24
上一篇:幼儿园才艺展园长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