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
父母必看:秋冬咳嗽季到了,轻松止咳全解析!
时间:2016-11-10 08:59:00
点击率:937 作者:幼儿教育网小编
一到秋冬季,孩子们经常发烧咳嗽没好几天就又咳嗽了;或咳嗽开始减轻又反复;或者咳嗽明显缓解,又突然加重咳个不停。什么原因让咳嗽好好换坏坏,没完没了呢?
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反复咳嗽最常见的原因。秋冬季,干、冷的空气会降低人体的呼吸道自身抗病能力,因此呼吸道感染开始增加。而随着呼吸道感染者的增加,感染源也在增加,交叉感染的几率也在增加。
经常有小朋友感冒咳嗽刚好,送到幼儿园不到一星期就又开始咳起来。这是由于孩子疾病刚好,免疫力比较弱,而小朋友中很多带病去幼儿园,交叉感染,造成再次咳嗽。
如何减少发生?
患病时最好家中养病,不要带病上学上幼儿园。
病初愈,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少去或不去,大鱼大肉不吃或少吃。
多饮水,每日排便。
过敏性咳嗽或哮喘治疗疗程不够
如果您的孩子诊断为过敏性咳嗽或喘息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医生会给予雾化吸入治疗。这种治疗往往持续时间比较长,有时需要在咳嗽症状完全缓解后再继续雾化治疗一段时间。
如果咳嗽一缓解就停药,容易造成咳嗽反复不愈:即咳嗽刚好一点就停雾化,听雾化后咳嗽又很快加重,再雾化。其实,这样咳嗽迁延的时间会更长,雾化吸入的药物反而更多。
如何避免发生?
不要自行决定停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减药、停药。咳喘发作时开始雾化吸入治疗,最好3天复诊一次,请医生指导用药。
哪些因素可能造成咳嗽突然加重呢?
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的咳嗽明显好转,觉得病已经好了,孩子的咳嗽却突然又加重,咳嗽的非常频繁,家长不明白原因,会比较忧虑和紧张。
1、寒冷空气:咳嗽减轻,到室外受到干冷的空气刺激,尤其大风天,常会诱发非常剧烈的咳嗽。尤其是气道敏感或哮喘的初愈患儿更容易发生。
这种情况如带孩子外出,最好戴口罩,避免寒冷空气直接、强硬的刺激。
2、剧烈运动:孩子咳嗽刚好些,在家憋了好几天,出去疯跑1小时,打会篮球,回来晚上又咳个不停。
孩子疾病刚恢复的时候,不要让孩子立即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不要着急让孩子迅速恢复运动课程比如快速跑步、踢球、滑雪、滑冰等。户外运动可以,需要循序渐进。
3、新购置的冬衣:如果孩子咳嗽突然加重,又找不到其他可能的诱发因素,而恰巧孩子或大人换了新衣,这件新衣就是非常可疑的因素了。
4、新买的玩具,尤其是毛绒玩具,或是有味道的玩具,往往是诱发咳嗽的元凶哦。
5、加湿器。
冬天家中使用加湿器非常普遍,但有的加湿器喷出的水雾中含有的细小颗粒是诱发咳嗽的原因。要注意加湿器的选择、水质的选择、加湿器的清洁。
吃点这些,减轻孩子咳嗽症状
宝宝咳嗽食谱一:萝卜糖水
配料:红皮萝卜 200克,麦芽糖20克。
做法:红皮萝卜洗净(不去皮)切碎后加入麦芽糖,搁置一夜,把溶成的萝卜糖水频频饮服。
功效:止咳化痰,清利咽喉。主治风热咳嗽,咳而不爽,痰黄黏稠,口干欲饮者。
宝宝咳嗽食谱二:银耳羹
配料:干银耳50克,冰糖600克,鸡蛋清1个。
做法:银耳煮烂,放入冰糖溶化成汁。鸡蛋清加入清水少许搅匀后,冲入锅中搅拌,待泡沫浮面后,用勺打净,再将糖汁用纱布过滤后冲入银耳锅中即可食用。
功效:滋阴润肺止咳。主治肺阴虚久咳干咳,低热,口干,痰少者。
宝宝咳嗽食谱三:丝瓜粥
配料:丝瓜500克,粳米100克,虾米15克,姜、葱各适量。
做法:
1、丝瓜洗净,去瓤切块备用;粳米洗好备用。
2、锅内加水,上火烧开,倒入洗好的粳米煮粥,将熟时,加入丝瓜块和虾米及葱、姜烧沸入味即成。
功效:丝瓜含有皂甙、丝瓜苦味素、瓜氨酸、木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等成分,其味甘性凉,能清热、凉血、解毒、与粳米、虾米同用煮粥,有清热和胃、化痰止咳作用。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并发或咽喉肿痛均有一定效果,可供早晚餐用。
宝宝咳嗽食谱四:秘制百合
配料:百合60克、蜂蜜30克。
做法:将百合洗净晾干,与蜂蜜拌匀,入锅隔水蒸熟。
功效: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生物碱、钙、磷、铁等成分。药理试验其煎剂对氨水引起的小孩咳嗽有止咳作用,并能对抗组织胺引起的蟾蛛哮喘。与蜂蜜同用,加强其润肺止咳作用。治疗婴儿慢性支气管炎,咽干燥咳,特别是入秋之后的干咳,伴大便秘结更宜。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婴儿不宜选用。本法服食方便,以秋、冬季选用为宜。
宝宝咳嗽食谱五:葱白粥
配料:糯米60克,生姜5片,连须葱白5根,米醋5毫升。
做法:糯米、生姜捣烂,加入葱白、米醋煮粥,趁热饮用,并盖被取汗。
功效:发汗解表。主治风寒感冒,咳嗽初起,痰白稀薄,头痛恶风,不发热。
老师家长们,为了孩子们可以健康的学习、玩耍,这些知识学习起来吧!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反复咳嗽最常见的原因。秋冬季,干、冷的空气会降低人体的呼吸道自身抗病能力,因此呼吸道感染开始增加。而随着呼吸道感染者的增加,感染源也在增加,交叉感染的几率也在增加。
经常有小朋友感冒咳嗽刚好,送到幼儿园不到一星期就又开始咳起来。这是由于孩子疾病刚好,免疫力比较弱,而小朋友中很多带病去幼儿园,交叉感染,造成再次咳嗽。
也有小朋友刚好,妈妈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比如购物中心、电影院、餐厅,期间没有良好的通风,但人口稠密,患病人群夹杂其中,造成再次感染再次咳嗽。
还有小朋友小病初愈,要吃好吃的,要连续吃好吃的,吃几天,大便不通了,积食上火了,又发烧咳嗽了。如何减少发生?
患病时最好家中养病,不要带病上学上幼儿园。
病初愈,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少去或不去,大鱼大肉不吃或少吃。
多饮水,每日排便。
过敏性咳嗽或哮喘治疗疗程不够
如果您的孩子诊断为过敏性咳嗽或喘息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医生会给予雾化吸入治疗。这种治疗往往持续时间比较长,有时需要在咳嗽症状完全缓解后再继续雾化治疗一段时间。
如果咳嗽一缓解就停药,容易造成咳嗽反复不愈:即咳嗽刚好一点就停雾化,听雾化后咳嗽又很快加重,再雾化。其实,这样咳嗽迁延的时间会更长,雾化吸入的药物反而更多。
如何避免发生?
不要自行决定停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减药、停药。咳喘发作时开始雾化吸入治疗,最好3天复诊一次,请医生指导用药。
哪些因素可能造成咳嗽突然加重呢?
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的咳嗽明显好转,觉得病已经好了,孩子的咳嗽却突然又加重,咳嗽的非常频繁,家长不明白原因,会比较忧虑和紧张。
1、寒冷空气:咳嗽减轻,到室外受到干冷的空气刺激,尤其大风天,常会诱发非常剧烈的咳嗽。尤其是气道敏感或哮喘的初愈患儿更容易发生。
这种情况如带孩子外出,最好戴口罩,避免寒冷空气直接、强硬的刺激。
2、剧烈运动:孩子咳嗽刚好些,在家憋了好几天,出去疯跑1小时,打会篮球,回来晚上又咳个不停。
孩子疾病刚恢复的时候,不要让孩子立即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不要着急让孩子迅速恢复运动课程比如快速跑步、踢球、滑雪、滑冰等。户外运动可以,需要循序渐进。
3、新购置的冬衣:如果孩子咳嗽突然加重,又找不到其他可能的诱发因素,而恰巧孩子或大人换了新衣,这件新衣就是非常可疑的因素了。
4、新买的玩具,尤其是毛绒玩具,或是有味道的玩具,往往是诱发咳嗽的元凶哦。
5、加湿器。
冬天家中使用加湿器非常普遍,但有的加湿器喷出的水雾中含有的细小颗粒是诱发咳嗽的原因。要注意加湿器的选择、水质的选择、加湿器的清洁。
吃点这些,减轻孩子咳嗽症状
宝宝咳嗽食谱一:萝卜糖水
配料:红皮萝卜 200克,麦芽糖20克。
做法:红皮萝卜洗净(不去皮)切碎后加入麦芽糖,搁置一夜,把溶成的萝卜糖水频频饮服。
功效:止咳化痰,清利咽喉。主治风热咳嗽,咳而不爽,痰黄黏稠,口干欲饮者。
宝宝咳嗽食谱二:银耳羹
配料:干银耳50克,冰糖600克,鸡蛋清1个。
做法:银耳煮烂,放入冰糖溶化成汁。鸡蛋清加入清水少许搅匀后,冲入锅中搅拌,待泡沫浮面后,用勺打净,再将糖汁用纱布过滤后冲入银耳锅中即可食用。
功效:滋阴润肺止咳。主治肺阴虚久咳干咳,低热,口干,痰少者。
宝宝咳嗽食谱三:丝瓜粥
配料:丝瓜500克,粳米100克,虾米15克,姜、葱各适量。
做法:
1、丝瓜洗净,去瓤切块备用;粳米洗好备用。
2、锅内加水,上火烧开,倒入洗好的粳米煮粥,将熟时,加入丝瓜块和虾米及葱、姜烧沸入味即成。
功效:丝瓜含有皂甙、丝瓜苦味素、瓜氨酸、木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等成分,其味甘性凉,能清热、凉血、解毒、与粳米、虾米同用煮粥,有清热和胃、化痰止咳作用。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并发或咽喉肿痛均有一定效果,可供早晚餐用。
宝宝咳嗽食谱四:秘制百合
配料:百合60克、蜂蜜30克。
做法:将百合洗净晾干,与蜂蜜拌匀,入锅隔水蒸熟。
功效: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多种生物碱、钙、磷、铁等成分。药理试验其煎剂对氨水引起的小孩咳嗽有止咳作用,并能对抗组织胺引起的蟾蛛哮喘。与蜂蜜同用,加强其润肺止咳作用。治疗婴儿慢性支气管炎,咽干燥咳,特别是入秋之后的干咳,伴大便秘结更宜。
注意事项:脾虚便溏婴儿不宜选用。本法服食方便,以秋、冬季选用为宜。
宝宝咳嗽食谱五:葱白粥
配料:糯米60克,生姜5片,连须葱白5根,米醋5毫升。
做法:糯米、生姜捣烂,加入葱白、米醋煮粥,趁热饮用,并盖被取汗。
功效:发汗解表。主治风寒感冒,咳嗽初起,痰白稀薄,头痛恶风,不发热。
老师家长们,为了孩子们可以健康的学习、玩耍,这些知识学习起来吧!
幼儿教育网官网:www.zgyejy.net(长按可复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儿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请关注幼儿教育网官方微信号:yuerjiayuwang,直接说出你的问题,将会有国内知名的幼教专家帮您答疑解惑,让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内容来源网络,因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你们的支持将是幼儿教育网最大的动力